当初样品都还没送到他手里,他就预订了二十万台。
后来拿到样品,经过一番试用之后,又追加了三十万。
为了解决二叔赵立冬的事,自己去了一趟京海,跟他们兄弟俩见过面后。
从大哥高启强那里,弄到了一笔钱的高启盛,又继续追加了订单……
因此。
如今临江省,谁手里还有MP3现货?
谁还陆陆续续,持续有MP3到货?
除了他高启盛,还能有谁?
张晓雪稍微打听一下,就知道的事,赵瑞龙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。
更何况……
赵瑞龙也需要在临江省,塑造一个跟自己合作,就能赚大钱的成功典型。
合作卖小灵通、开连锁网吧、卖MP3音乐播放器……
甚至将来卖能拍照美颜的手机,卖采用国产零部件和系统软件的电脑……
高家兄弟俩赚的越多越狠,别人羡慕嫉妒之余,就越想要跟惠龙集团合作。
如此一来。
惠龙集团到临江省投资,还需要担心找不到合作商吗?
不管是搞风力发电、电动汽车,还是储能产业。
跟惠龙集团合作能发大财的金字招牌影响下。
无数人肯定想都不会多想,就会竞相合作。
至于张晓雪……
她作为临江省一把手张劲崇的女儿。
自己也不是没给过她机会。
高启盛都替自己赚了那么多钱,都没有受邀参观过的研发部,没有试用试玩过各种新产品。
她张晓雪不仅参观了,试用试玩了,自己还陪她逛古街品小吃,甚至还很直截了当的,劝她多买一点MP3。
赚钱的机会,都喂到嘴边了,张晓雪不张嘴猛咬一口,自己能有啥办法?
相比之下。
还不到2006年,这会儿还没有因为长期醉生梦死、贪图享乐,而降智的高启盛,自然更有胆识也有眼光。
不过要说魄力……
还是杜伯仲在中江省绿藤市,认识的长藤资本老板高明远,这家伙最有魄力。
搞小灵通业务的时候,他没多大兴趣,让别人赚了钱。
后来开惠龙连锁网吧,他就长了记性,果断倾家荡产的投入。
当一家家网吧,在中江省各市县和乡镇全面开花,变成一台台印钞机。
高明远就已经成了惠龙集团的狂热粉。
以至于MP3样品收到后,他体验了不到十分钟,就果断下订单。
一下就是一百万台!
定金不够,他就把名下所有资产,都拿去抵押贷款。
就连赌场、洗浴、钱庄等许多灰色产业,都被他抽干现金流。
硬生生的凑够了三亿元的定金,如期打到了惠龙集团账上。
如今。
拼着负债累累,也要豪赌一把的高明远自然赚麻了。
放眼全国,惠龙MP3现货最多的人,就是他。
当然。
这些情况,赵瑞龙不说,张晓雪自然不知道。
而她现在有点上头,就想再搞点货。
“瑞龙,京海强盛通讯……老板是不是叫高启盛?”
“是他。”
“你们关系应该挺不错吧?”
“还行,算上这一次,已经是第三次成功合作了。”
“那你能让他分点货给我吗?我现在手里一台都没有了,整个江城都断货了。”
张晓雪话说出口后,才意识到不对劲。
赵瑞龙从未跟任何人、任何经销商,签某地区的独家代理协议。
所以中江的商人,要是看到汉江那边缺货,可以把货调去汉江卖。
同理。
临江省内,京海的高启盛得知江城缺货,自然也可以把货送到江城来卖。
这并不违法,也不违规。
明明高启盛把货从京海调到江城来卖,就能赚到钱的。
他为什么要卖给自己呢?
他在江城,又不是没有销售渠道。
他那一家家强盛通讯连锁店,又不是不能卖MP3。
多一个中间商,就能少很多利润。
这么简单浅显的道理,高启盛会不懂?
因而张晓雪猛然意识到。
自己这一番话,简直就像是变相的‘打劫’。
强行要分一杯羹!
考虑到自己特殊的身份背景……
这就更像是仗势欺人了。
仿佛在说。
不给老娘分一批货,就别怪老娘不气!
试问,赵瑞龙能不答应吗?
“当然可以啊,我马上就给高启盛打电话,让他……”
“不不不,不用了!”
张晓雪连忙说道:“我开个玩笑而已,你还
第200章 胆小错失良机!谁给高铁项目添堵?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